"砰!"木门被霰弹轰开的瞬间,洛杉矶警局的菜鸟警探汤姆差点咬到自己舌头。他手里那把锯短了枪管的温彻斯特1897型防暴枪还在冒着青烟,枪管上"CYL"标记在月光下泛着冷光。这玩意儿可比他警校毕业时领到的转轮手枪带劲多了——老警长说得对,在狭窄的巷战里,这把能连发五颗12号鹿弹的泵动喷子,简直就是魔鬼的订书机。
这把被称为"战壕扫荡者"的老家伙确实有两把刷子。当年勃朗宁老爷子在黑火药时代栽了跟头,1893型霰弹枪因为火药残渣堵得比早高峰的纽约地铁还瓷实。可等到无烟火药横空出世,改进后的1897型立马像吃了菠菜的大力水手,实心枪机配合侧面抛壳的设计,让它在西奥多·罗斯福总统还在白宫遛狗的年月里,就卖出去上百万把。铁路警察用它镇守西部荒野的列车,恶魔岛的狱警靠它震慑亡命之徒,就连德州骑警的马鞍旁都晃悠着锯短枪管的防暴型号——505毫米的枪管抡起来,比牛仔的套索还利索。
战壕里的德国兵可没少领教它的厉害。1917年那个飘着雪的清晨,美军下士约翰尼把刺刀卡笋拧进枪管时,同僚都在笑话这个密苏里猎户多此一举。"等会儿你们就笑不出来了。"他嘟囔着给弹匣压进第六发00号鹿弹。当德国人的手榴弹像啤酒瓶似的划过天空,约翰尼的扳机手指就没松开过——泵动护木哗啦一推,弹壳蹦跳着从侧面飞出去,第二发霰弹已经顶着前一颗的屁股上了膛。通风的钢制隔热罩烫得能煎鸡蛋,可这不妨碍他把第三颗榴弹凌空打成烟花。气得跳脚的德军指挥部甚至下了死命令:逮着用这玩意儿的俘虏直接枪毙!
和平年代的猎人们更爱它的另一面。760毫米的修长枪管配着胡桃木托,在飞碟射击场上是优雅的华尔兹舞者。芝加哥百货公司的橱窗里曾摆着镶银线的豪华版,标价够买三头得克萨斯长角牛。不过真正懂行的老炮儿都盯着枪管根部的标记,那些被私自锯短的防暴款要是没打"CYL"钢印,在收藏家眼里就跟假古董一个德行。有个阿拉斯加的皮毛商人曾吹嘘,他用改装过的战壕枪在二十步外放倒了棕熊,结果被酒保一句话怼回去:"得了吧老弟,你裤脚上还粘着动物园的饲料呢!"
如今博物馆里的战壕枪大多磨没了膛线,可纽约地下枪店的老师傅还会神秘兮兮地拉开抽屉。去年有个好莱坞道具师想租把拍电影,白发老头摸着枪机上的"U.S."标记直摇头:"这老伙计在硫磺岛吃过沙子,让它歇着吧。"倒是警局仓库里那些退休的防暴款过得滋润,偶尔被拿出来擦油保养时,老警员们依然会争论:到底是《野蛮人》里威廉·霍尔登抡枪的姿势帅,还是现实中的银行劫匪被鹿弹轰飞外套更带劲?
有个冷知识连枪械百科都常写错:所谓"六连发"其实耍了个小花招。弹匣明明只能塞五发,可聪明的大兵会把第六发直接塞进枪膛。这招在越南丛林里照样好使,游骑兵们给枪管缠上胶布防烫手,活像给老牛仔系了条迷彩领带。直到海湾战争时期,还有特种部队成员偷偷把爷爷辈的1897型塞进背囊,毕竟在清理碉堡时,什么先进步枪都比不上泵动护木那声令人尿裤子的"咔嗒"响。
当最后一批民用型号在1957年停产时,流水线上的老师傅给枪机刻了朵小玫瑰。如今这朵钢花偶尔会在拍卖行闪现,价格抵得上曼哈顿公寓的半年租金。有个德州的农场主至今用防暴款防郊狼,他咧着缺牙的嘴笑道:"新式霰弹枪?那玩意儿的保险复杂得像我前妻的离婚协议!"阳光下,枪身铭文"MODEL 1897"的阴影投在谷仓上,像极了当年战壕里那道令敌人胆寒的死亡刻度线。
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如涉及权益问题,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
靠谱的证券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