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二季度,苹果财报强势回归。总营收达到940.4亿美元,同比增长10%,创下近三年来的最大涨幅。其中,大中华区表现尤为引人注目,营收达153.7亿美元,同比增长4.4%,结束了连续两个季度的下滑。
苹果CEO库克在财报电话会议上罕见地公开感谢中国的“国补”政策,他直言:“这项补贴确实适用于我们的部分产品,而且显然有帮助。”
所谓“国补”,是指中国地方政府针对部分消费电子产品推出的消费补贴政策。苹果在这次补贴中受益较多,尤其是iPhone 16 Pro系列,在政策支持下价格一度降至5499元,创下Pro系列历史最低价。
iPhone表现抢眼,成财报最大亮点
本季财报中,iPhone无疑是最吸睛的部分。数据显示,iPhone收入达到了445.8亿美元,同比增长13%,远超市场预期的402.2亿美元。
库克透露,iPhone16的销量较上一代产品实现了“强劲的两位数增长”。其中,iPhone16 Pro系列更是成为了销量的主力军。
更令人意外的是,苹果在中国市场推出了针对Pro系列的价格优惠政策,叠加国家对部分电子产品的补贴,使得这一高端机型的价格跌至5499元,这是Pro系列有史以来的最低售价。618期间,iPhone16 Pro几乎在各大电商平台上被抢购一空。
除了iPhone,苹果的Mac业务也增长了15%,营收达到80.5亿美元。服务业务继续保持稳定增长,达到274.2亿美元,同比增长13%。但iPad和可穿戴设备表现不佳,分别下滑8%和8.6%。
中国市场复苏,“国补”功不可没
苹果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一直是外界关注的焦点。第三财季,苹果中国区营收达到153.7亿美元,同比增长4.4%。
库克在财报会上特别提到,中国的“国补政策”对苹果部分产品的销售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这项补贴政策主要针对电子消费产品,为消费者提供直接的价格优惠。
实际上,苹果在中国市场的压力并不小。过去两年,大中华区销售持续下滑。尤其是华为回归后,苹果在高端市场的竞争更为激烈。根据IDC发布的数据,苹果在中国市场的出货量仍同比下滑1.3%。
未来苹果的中国之路
苹果在中国的复苏无疑是一场及时雨,但这只是一个起点。未来,苹果需要在产品创新、市场营销和本地化策略上投入更多精力。尤其是在面对华为等本土品牌的竞争时,如何保持创新力和市场吸引力将成为关键。
你认为苹果的这种增长模式是否能持续?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苹果又该如何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地位?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靠谱的证券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