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 王文文 菏泽报道
“眼前总有黑点飘,像蚊子赶不走?”“突然看见闪电一样的亮光?”不少人都曾遇到过这样的眼部异常情况。山东省卫生保健协会眼科慢病管理专家委员会委员、菏泽华厦眼科医院眼底病科主任王雷指出,这很可能是玻璃体后脱离在作祟。这一问题在中老年人中较为常见,虽然多数情况下无需特殊治疗,但背后可能隐藏着视网膜脱离的风险,需引起重视。
究竟什么是玻璃体后脱离?王雷形象地比喻道,玻璃体就像是填充在眼球内的“透明果冻”。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一“果冻”会逐渐发生液化、收缩,最终与视网膜分离,这一过程就被称为玻璃体后脱离(PVD)。
那么,哪些人是玻璃体后脱离的高发人群呢?王雷介绍,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高度近视者,以及有眼外伤或眼部炎症病史的患者,都属于高发群体。
为什么玻璃体这一“果冻”会发生脱离?王雷总结了几大常见诱因。自然老化是主要原因,随着年龄增长,玻璃体出现液化,胶原纤维发生塌陷。对于高度近视人群而言,由于眼球变长,玻璃体更易发生变性。此外,眼部受到外伤、接受过白内障等眼部手术,以及患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部炎症等疾病,也可能引发玻璃体后脱离。
玻璃体后脱离有哪些典型症状需要警惕?王雷提醒,飞蚊症是常见症状之一,表现为眼前出现点、线状的黑影,且会随着眼球转动而飘移。闪光感也是重要信号,尤其在暗处,患者会感觉像有闪电或相机闪光,这是视网膜受到牵拉所致。另外,若玻璃体后脱离合并出血或视网膜脱离,患者会出现视物模糊、视力明显下降的情况。王雷特别强调,若出现闪光频繁或黑影突然增多的现象,需立即就医,这很可能是视网膜裂孔的前兆。
面对玻璃体后脱离,是否需要治疗呢?王雷给出了明确解答:“多数玻璃体后脱离是生理现象,无需特殊治疗。”但在一些情况下则需要进行干预。如果只是单纯的飞蚊症,患者可以尝试适应,定期到医院检查眼底即可。若检查发现视网膜裂孔,就需要通过激光封闭裂孔,防止视网膜脱离。而当玻璃体后脱离合并玻璃体出血、视网膜脱离时,则需进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
作为眼底病专家,王雷还给出了日常护眼建议。高度近视者要避免跳水、拳击等剧烈运动,并且每年都要检查眼底。糖尿病患者需严格管理血糖,控制好基础病。在日常生活中,要密切监测眼部症状,一旦出现飞蚊突然增多、闪光加剧的情况,要在24小时内及时就诊。同时,要科学用眼,避免长时间熬夜或过度用眼。
王雷特别提醒,玻璃体后脱离本身并非严重疾病,但它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牵拉视网膜导致裂孔或脱离。而视网膜病变若延误治疗,可能会造成不可逆的视力丧失。因此,中老年人、高度近视人群一旦出现“飞蚊”“闪光”等症状,应尽早到专业眼科医院如菏泽华厦眼科医院进行眼底检查,由专业医生评估并制定相应方案,才能最大程度保护视力。
据悉,菏泽华厦眼科医院眼底病科配备了先进的眼底检查设备和微创玻璃体手术系统,王雷团队能够针对玻璃体后脱离及相关并发症提供精准诊断与治疗,为患者的眼底健康保驾护航。
靠谱的证券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